现在虽然不是无后为大,但女人生孩子还是天经地义。阳苑婚后经历十月怀胎,现已初为人母,怎样做好母亲,阳苑挺犯难的。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生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呢?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举足轻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早期教育?这些问题都是现代父母应该好好学习的。
夫妻在孕前、孕期、产褥期和整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好好学些养育孩子的科学知识。虽然学术上也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但还是有科学的、有规则的。学的过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在做的过程中有了分歧,及时讨论。无法有共识的问题,可以请教书本或咨询 。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尊重知识,多听 意见。
千万别因为养育孩子方面的分歧而导致夫妻关系的劣化,甚至有夫妻就是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而导致离婚,实在可惜。也说明“夫妻同盟”未建立,或者无力与“亲子同盟”较量。
不知道怎样养育孩子,要认真学。尤其是教育孩子,不要看得那么容易,也不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把握不定的时候,甚至也可以放弃教育。因为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可能结果要坏一千倍。因为不教育,孩子就可能自由发展自己,以男人的天性去发展男孩子,以女人的特点去发展女孩子。现在有许多父母以女人的天性去要求并控制男孩子,结果男孩子反而变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性格,或者带有女人性格特点(女性化)的“大男人”,而又无法适应自己的男性角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教育在早期。产品不合格可以报废、可以回炉,人造错了怎么报废, 不能回炉,怎么办?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特别看重,特别认真。过分在乎的教育,一来对孩子成长不利,二来也对两位 任老师的关系不利。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一个人成长什么样?遗传是物质基础,教育有主导作用,环境起决定作用。早期的影响尤为重要,原生家庭对后代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家庭环境因素
1.居住条件
小时候的居住条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过去的大杂院、四合院、四世同堂的居住模式 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孩子与孩子,孩子与邻居,孩子与亲人可有广泛接触,广泛交往,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合群、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作用甚大。
而现代家庭独门独户,水泥墙把人与人,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隔 了,孩子从小就受成人的过分保护,根本不串门, 无法顽皮嬉闹,要么独处,要么只有爷爷奶奶或其他成人相处,不管上幼儿园还是上学,只要一放学就被成人接回家。长时期的独处或与单一亲人相处,培养了孩子自我中心,不愿社交,身心脆弱等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
2.家庭经济状况
经济落后将制约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卫生设施,并影响家庭育儿手段,妨碍儿童发育。贫穷家庭父母大多数文化素质差,对儿童缺乏合理管教,他们经常忙于生计,与孩子的交流也显著减少。多种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障碍中,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一般行为问题,家庭暴力和少年犯罪等较多发生于贫困家庭。
3.家庭氛围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造成的
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因为儿童在
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和其它家庭成员(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为 亲近, 直接的模仿和认知对象,并以模仿式的学习来感受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习惯行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
。在以后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当中,就开始以长期在家庭气氛中熏陶出来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征、习惯行为来判断自己对家庭以外的 的适合或不适合。在现代大多数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间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由
父母与孩子之间构成的家庭教育关系(育人态度与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往往父母的眼神、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都能无形地给儿童心
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心理和性格上的特征。因此,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
(二)父母身心因素
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 的智力素质和优良的情感素质都取决于早期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三岁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说完整而健全的家庭,规范的父母,父母之间及各自与子女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主要由他们为孩子缔造的良好环境和科学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尤其是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遗传是物质基础,每个人都继承了父亲一半和母亲一半的染色体(基因),可以说孩子的性状是父母性状的自由组合体,遗传既遵循了孟德尔遗传规律,也服从其他的遗传规律,人的性格或个性心理特征同样具有遗传性。如果父亲或母亲,或者父母都具有认真追求 的个性特点,孩子或者与父亲或母亲一样认真,追求 ,或者是父母认真之和,远远比父母 认真, 追求 。
(三)父母关系和母亲的影响
国内一项大规模的儿童心理卫生调查认为 的家庭影响因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及父母之间关系好坏,中等影响因素为母亲的文化水平,较小影响因素为进幼儿园前的养育类型及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
父母是其子女遗传基因的直接提供者,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共鸣、交互的影响 大,子女 容易适应父母的态度和管教方式, 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国内外调查都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婚姻状况不良,与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 相关。就其遗传原因而言,父母不相容的矛盾内化为孩子的矛盾心理,孩子既有顺从父亲的基因,也有顺从母亲的基因,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也就不得安宁,父母教育态度和方法的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矛盾丛生。
早期孩子对母亲的亲近 过父亲,所以母亲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她的个性心理、行为特点、文化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孩子的态度、要求、期望及教育方式等影响 大。
可以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早在孕期就开始了,母亲孕期情绪消极,对胎儿关注减少,不注意胎教,或是母亲的抑郁、失眠、身心不适均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证实,在围产期经历过焦虑、抑郁的母亲,会使分娩后母婴交流发生困难,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智力、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育发展,尤其孕末期情绪障碍母亲的孩子,表现适应度低,情绪消极,研究发现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气质困难的 多,适应缓慢,生活较无规律,智力发展差;尤其产后母亲抑郁的长期存在,对婴儿心理发育和发展的影响 深,产后抑郁尤对男孩智力发育影响 大。
(四)家庭结构与心理问题相关
国内对518名高中生以SCL-90进行心理情况调查,结果发现传统家庭(三代同住)、核心家庭(父、母、子三人住)、特殊家庭(亲人离异或死亡、单亲或寄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不同家庭结构其主要心理问题不同。传统家庭是人际关系敏感,占19.5%,依次是强迫、敌对、偏执、焦虑;核心家庭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占12.5%,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两者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基本类似,与其它研究报道相一致。特殊家庭的主要心理问题便有明显不同,处于 位的是抑郁,占18.2%,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敌对。
调查说明家庭结构类型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大家庭,家庭成员多,彼此关系处理较为复杂,相互之间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尤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为主要特点;父母离异或寄养等特殊家庭,子女失去父母一方的保护和情感温暖,故表现抑郁分离为其主要心理问题。
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为孩子提供了早期成长的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不同的情感环境,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孩子的物质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祖父母对父母的管束和对孙辈教育的参与或干预,都影响孩子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从而出现成人后心理问题上的明显差异。
(五)心理素质下降与父母职业相关
作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0年,在接咨的数万客人中进行大样本早期成长背景的调查,发现心理素质不高的人其父母的职业有相对集中的鲜明特点:占 位的是教师,以小学至中学教师为主,幼教和高教老师只是少数,占45%;第二位的是财务工作,管钱管物,尤其突出的是会计,占38%;其次是人事、组织工作,党政、部队工作,医疗、司法工作等,占15%;普通工人农民及其它工作占2%。职业的显著特点是严谨,要求高,责任心强。
这些父母又都是这些职业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共同的个性特点是认真、正直、诚恳、治学严谨,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期望值高,追求 ,自省力强,虚荣心强,传统观念浓重等。他们在家在外,在单位、在社会上都有良好的声誉,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过分谦虚,从不满足自己的现状。
正由于他们自身的这些特点,所以他们在对待孩子方面也表现出以下的共同特点: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过多,保护过多,劳动和交往的剥夺过多,批评和教育过多,期望和要求过多等。
也正由于父母对孩子施行这“五多”的态度和教育,培养了这些心理素质不高的所谓弱势群体,这些孩子失去 多实践、劳动、交往,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对他们的智力,尤其是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许多人不会交往,许多人不会劳动,许多人不会生活。或者读书,或者上网,或者音乐,或者舞蹈等等,几乎是他或她的 的能力,其他都是低能,有些人“除此而外”其他什么都不会,或者都不愿做,或者都不知道做……少数用人单位甚至说“研究生、博士生都是低能儿,只会说(理论),不会做……”
“五多”的结果 明显表现在情感素质的下降。这些孩子期望值很高,事事都想出人头地,追求 ,但又非常懒惰,不愿吃苦,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想有好结果却不愿参与过程,尤其是遇到困难,遭致失败或挫折,便急于逃避。由于他们缺少挫折教育,又非常之敏感,哪怕是遭遇轻微挫折也会造成精神创伤,出现不适应或心理失衡而发生心理障碍;不仅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也都很差,很多孩子不能离家,不能离开父母, 没有独立生活、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死要面子,不承认自己无能无用,一旦受到别人的贬低,又会进入严重自卑自责的境界,情绪会大起大落,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甚至会走极端。
(六)心理障碍多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新近的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患心理疾病的关系,并证实父母不当教养方式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父母明显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他们 多表现冷漠、忽视的态度,缺乏关注、爱心和肯定;他们对子女有明显的惩罚行为,包括体罚责骂,缺少宽容,过分严厉或以一些令人难堪的方式对待子女。我国的父母 注重于用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的顺从、孝敬, 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去培养子女。子女拘泥于父母的严格管教,容易把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内化,形成“高道德标准”的理性,从而形成对自己的欲望、态度、行为评价时的一种过分苛刻和严厉,即对自己的要求过分 ,过分认真,过分严谨,结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并因而自卑自责。
调查提示,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对子女表现过多否认、拒 和贬低行为,不尊重子女的观点,无视子女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培养了子女 无法 越在成人面前的本能的自卑感,会使子女丧失对生活的基本信心或以一种防御的形式去过度追求自尊而产生神经症倾向。
一项对35列社交恐惧症和25列强迫症、30列其他神经症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父母惩罚因子上的评分较高,三组神经症患者之间在情感温暖、拒 、过分保护因子上的评分,差异大多无显著性,但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评分增高)。
(七)精神疾病也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精神病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家庭环境与子女患精神疾病的关系。他们甚至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由患者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而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的亲属的接触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对分裂症患者病前性格进行研究,发现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好幻想,属于弱型者占70%。分裂者病前多是性格内向,有易感素质,50-60%属分裂性人格。可以说是幼年不良生活环境和不当教养方式缔造了分裂症的基础。
后来的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及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父亲教养方式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严厉,过分干涉和拒 否认;母亲教养方式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 否认和惩罚严厉。
研究显示,在家庭关系中,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 、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家庭,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较低,父母不能给子女充分的情感温暖,相反代之以高惩罚、严厉和高拒 、否认,这些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共性。
(八)环境和教育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内化影响
对一个人的人格发育和发展而言,遗传是物质基础,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有主导作用,所谓的“关键年龄”(三岁左右)影响 大。在孩子的成长背景中,父母是构成人际环境的主角,又是物质(自然)环境的主要缔造者, 是孩子教育的 任老师,所以孩子的成长几乎完全取决于父母(特殊家庭列外),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生长发育,在父母的管教下成长,孩子会不断改变自己 好的适应环境,孩子会尽力学习父母的榜样,顺应迎合父母,孩子便逐渐学会按照家庭和父母的要求去做,并在观念和行为上养成了这种习惯,以致把顺应环境和顺从父母作为自律的一种标准,即是说孩子能把家庭(环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要求,把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期望和要求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期望和要求,并自觉或不自觉的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追求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目标。这就是笔者提出的早期环境和教育的内化学说的基本概念。
儿童发育需要父母之爱,尤其是母爱的缺少或不足肯定不利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但若爱之过多称为溺爱,溺爱 坏,会让孩子明显意识到自己是父母乃至全家人 爱的宝贝,同样他(她)会把父母等亲人对自己过分的爱和珍重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极度的珍重和爱,甚至会觉得自己比父母 珍 、 可爱,无形中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帮助他塑造了“自我中心”的坚定观念。这样的孩子不会去爱别人,甚至也不会去爱和关心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多也同样强化孩子关注自己的意识,父母的关注是全方位的,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孩子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是 受关注的,他(她)为了让父母和家人放心,并企图代替他们而过分的 全方位的关注自己,并在无微不至的关注中,体验和内化别人对自己的爱,强化自己对自己的爱,增强自私的观念。
现代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很普遍,他们常有自己的理由:“独生子女怎能不保护?”孩子自然也就内化了父母的过分保护意识,他们于是知道不仅要在父母的保护中,而且知道应该 保护自己,父母承担了一切危险,也就使孩子失去了很多机会,从而变得胆小,贪图安逸,学会逃避, 喜欢躲在家里,把家庭视为避风港。
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会大幅度减少孩子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孩子会失去很多交往尤其是复杂交往环境锻炼的机会,这些孩子交往能力很差,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常会逃避,甚至会患上社交恐惧症。对孩子劳动机会的剥夺 多也是考虑孩子身体的安全,生怕孩子会累跨。孩子常会养成懒惰,常不愿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生理上的要求是要健康、要漂亮,学业上的要求是上清华上北大,考研读博;事业上要求是出人头地,荣宗耀祖等等,却唯独忘却了炎黄子孙优良传统的要求(勤劳、朴实…),于是孩子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想成龙,想成凤,想得到 的, 的一切,于是不断追求自己的 ,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强,一旦发现自己并不 ,或者达到 太难,于是产生落差,发生自卑自责,甚至自暴自弃,甚至消沉自杀…
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所以相继而来的就是严要求,父母甚至不愿承认孩子实际水平,没完没了地要求孩子,用同事或亲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要求自己的孩子 过所有的孩子。于是他们普遍认为对孩子要严加管教,孩子不能做错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受到严厉责备,轻则批评、辱骂,重则体罚、毒打,可怜的孩子还认为父母这是为自己好,于是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严格管教的态度和做法,变得无限的要求自己,对自己做错了什么哪怕是件小事也毫不宽容,不管是因能力达不到,还是客观原因犯了错误,都会严厉自责、甚至自罚。
父母过分的惩罚,尤其是不合情理、蛮不讲理的严惩,会培养一种仇恨、报复的心理,这种报复心理有时会投向父母,有时会投向别人,有时也会投向自己---损害父母 珍 的东西---自己的身体。